微信、嘀嘀都差点狗带!创业你真的准备好了?
发布时间:2016-04-22 来源:标天下 作者:标天下
“辛辛苦苦做好了产品和运营,终于树立了品牌,发展了用户,觉得自己终于熬出来了,突然有个人跑出来说,对不起,这个品牌是我们的,我们早已注册了商标,你这是在商标侵权了,此时你怎么办?哭都来不及了。”----曹政(原4399CTO)
打开值乎,我们可以看到,常驻最值栏目第一位的就是“Fenng”冯爷所发布的《90%的创业公司都在这件事上裁过跟头,包括知乎。。。》
虽然有500多个用户觉得坑,但依然有800多个用户活生生的贡献了8000多元给冯爷,那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呢?
为了让大家能够知道过中的内容,我们毅然决定支付了这10块钱,为大家揭晓其中的秘密
支付完成后,答案终于显示出来了。
相信大部分观众看到这触不及防的答案后,肯定会是以上这个表情(当结果揭晓的那一刹那,我也几乎笑喷了)。
这种惊讶与捧腹,并不是因为所描述事件的重要性与价格的不相符,其实在看到500多个点了“觉得坑”的用户的时候,我们就已经预测到结果可能存在的滑稽性,但当结果出来时候,作为一名知识产权行业的业内人士,给予我带来的却是意料中的出乎意料,至于我的惊讶,我的捧腹,更多的是出于对自身缺乏自信的一种自嘲:“啊~~~~还真是这个啊!”
其实由于品牌商标意识薄弱,从而导致的企业商标纠纷案例,可谓是数不胜数。
下面,我就拿两个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商标纠纷事件,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品牌商标意识的重要性。
一.微信商标的争夺案
创博亚太公司与腾讯的“微信”商标争夺案一直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,直到本月20号,终审结果终于下来了,腾讯才真正的拥有了“微信”这一品牌商标。
接下来,就由我带大家回顾一下这段哀怨缠绵的纠纷历程:
创博亚太在本次纠纷中虽然占有“在先申请原则”的优势,但在后来,其研发的创博亚太“微信”系统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,其在市场和用户认知度上具有显著性特征。相反,腾讯公司当时推出的“微信”应用,在第一次提起异议时就已经拥有5000万的注册用户,且在后期保持了稳健的用户增长数量,逐步地突破4亿、5亿,一直增长到现在的11多亿。因此,为了避免对社会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,裁定创博亚太不予核准注册。
虽然,腾讯最终拿回了“微信”品牌商标,但整个商标纠纷流程历时差不多5年的时间,无论对社会资源还是腾讯的战略布局都造成了不可想象的损失,如果腾讯能有良好的品牌商标意识,或许,今天微信所颠覆了的行业就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了。
二.“嘀嘀打车”更名“滴滴打车”
2012年9月“嘀嘀打车”的出现,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!
总的概括,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:
1.改变了传统出租车的接单形式,让司机不用再漫无目的的找客户。
2.提供了价格便宜,优惠多样的出行方式。
3.改善了过去出租车司机服务糟糕的体验,并且提供了以服务为本的专车、快车服务。
“嘀嘀一下,美好出行”,这曾经是嘀嘀打车的广告语
但是,如此牛逼轰轰的嘀嘀,也在知识产权领域狠狠地栽了一个跟头。
这一次,嘀嘀的运气远远的及不上微信了,“嘀嘀打车”商标原来早已被妙影电子注册了,由于缺乏对品牌商标的认知,嘀嘀让自己陷入了商标侵权的囧境
苦苦经营了3年多的品牌
只能无条件的拱手相让给他人了
最后只能被迫改名为“滴滴打车”
以及后来的“滴滴出行”
如果程维能有良好的品牌商标意识
或许“滴滴”仍然还是那个“嘀嘀”
商标是品牌的法律保障,在创业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商标的重要性,此后可能就会为企业形象以及未来的战略布局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
那么问题又来了,如何才能让企业形成良好的品牌商标意识呢?
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,只要做到以下这几点就基本足够了。
1.在确定项目名称前先通过标天下免费商标查询系统进行名称的核查,确保之前没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标,及时申请,拿到商标受理号前同时注意商标名字的保密性。
2.如果遇到由于商标注册“空白期”导致的有他人申请在先的“商标撞车”现象,及时收集和准备自己早于该商标申请日前的使用证据,关注该商标,并在公告期提出商标异议。异议时若能提供有说服力的在先使用以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证据,则有希望异议成功该商标,或者自身可以在原有范围继续使用该商标。
3.对自身企业发展战略布局要有长远的目光,尽可能的将未来可能涉及到领域对应的商标类别,及不希望该名字被其他人申请的类别领域提前注册,以免企业日后踩到商标的坑。
最后,我引用原4399CTO曹政,在其公众号文章上说到的一段话,作为本章内容的结尾:
400-118-2323
周一至周六 08:30-18:00
btx@biaotianxia.com